古时候的狗狗吃什么?
据有关记载,在汉代已有专门饲养犬的狗圈了。 唐开元年间有专门的“狗坊”和饲养员(狗监)负责宫廷内犬的饲养和管理,当时还设有专门培养狗的机构--“狗坊”、训练者以及管理狗役使狗的官员——狗监。 在中国唐代时期已出现了专门豢养猎犬的犬场―――“狗坊”,并设立了专职人员――“狗监”对犬进行管理和训导。这些史料表明了中国古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对犬的饲育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那么,古代养犬人如何喂养犬只呢? 中国古代的养犬人和现代一样将狗粮作为主要食物喂给宠物犬,但古代人们所食的食物结构与现在不同,所以他们的饲料成分也不同;同时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所以饲料也各不相同。从文献上来看南方人以米为主,故南方的犬主要食物是米,而北方则以面食为主,所以北方犬的主要食物是面。至于南方哪些地方以米为主,北方哪些地方以面为主,目前尚无资料可查。但从现有资料来看,大致是这样分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江浙沪一带主要是吃稻米的,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如湖南湖北广东广西都主要以米为主。北方地区是以小麦为主的,黄河中下游以北都是麦子为主;黄河流域包括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关中等地都以麦为主;东北三省则是以米为主的,而内蒙古及西北各地则多以面粉或谷物为主。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的人们的口粮基本上是按照以上规律来搭配的。 综合来看中国古代的犬粮可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粮食配蔬菜或肉类混合饲喂;另一类则为单一粮食型犬粮。下面我们分别来进行探讨:
1.粮食配蔬菜或肉类的犬粮配方: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犬粮的营养价值并不高,但在当时来说还是不错的。比如《本草纲目》中记载:“犬肉,性味咸温无毒,除冷补虚劳,补中益气力,补五劳,益七情,壮筋骨,强五脏,明目,治耳聋,久服,轻身延年不老……”从中可知其营养价值较高。
2.单一粮食型的犬粮配方: 这种犬粮的特点是非常适合一些大型的狩猎犬的口味需要。例如清代的《养兽录》中就记载了一种专为大型猛犬准备的犬粮配方如下: “用豆二升半,麻子一斗,粟米四合,炒黄研末,加曲汁一升搅成糊状,待发酵后摊薄晒干即成。 ”此种犬粮的制作方法与现代发酵法非常相似,且所用原料都是当时较为便宜且普遍能获得的,因此这种犬粮在当时应是一种价格低廉的营养全面适口性好而又容易制作的犬粮之一。 再如明代屠本畯所著之《禽经》中说: “鸡初生,毛羽不尊,曰绒,饲以黍菽,至长,羽毛丰滋,曰锦鸡。 ”其中所说的黍菽即今之小米和高粱等谷类,可见古人早巳掌握了用粮食饲养雏鸡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