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布病怎么治?
犬布病(Brucellosis)又称犬巴氏杆菌病,简称犬布鲁菌病或犬布病。是由布鲁菌属的布鲁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此病主要侵害犬、兔、牛等动物及其附肢的局部组织及全身器官,也可侵染猪、羊和马等家畜以及人。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13~20天,幼犬潜伏期较长,可达49天以上。
本病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接触病原体的方式和机体的健康状况,在隐性感染或显性感染的情况下均可发病。犬的临床症状较温和,一般多见于幼犬。病初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乃至废绝,体温升高到40℃以上;畏光,眼鼻流出黏液性分泌物,有的眼睑水肿,常黏附分泌物并使角膜混浊;结膜潮红,流泪增多并伴有眼部的黏脓性分泌物;呼吸增数,有时呈腹式呼吸;腹泻,粪便稀薄,常含有血液和黏液;部分患犬有咳嗽现象。
幼犬症状较重,常出现神经症状,如运动失调、抽搐等。患病犬的尿液沾湿被毛后易形成痂皮,不易脱落。公犬的症状比母犬严重得多,常有睾丸肿大,阴门肿胀、分泌物增加等现象。患犬常卧于阴凉处,对治疗缺乏信心,不久即死亡。
【病因与病原】
本病的病因由布鲁氏菌引起。布鲁氏菌(Brucella spp.)是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属细菌纲、杆菌目、杆菌科、杆菌属,为严格细胞内寄生菌,只能增殖于活细胞中,包括人体和各种动物体的细胞、骨髓瘤、BHK肉芽肿、L615肿瘤细胞和大肠杆菌琼脂培养基。其中布鲁氏菌根据其抗原性可分为6个血清型:1型、2型、3型、9型等。
犬多感染1型和2型的布鲁氏菌。不同种兽疫布鲁氏菌的抗原性有一定差异,同型间也有变异;布鲁氏菌的血清型可改变,同一毒株可能具有多种血清型;不同地域分离出的布鲁氏菌,其血清型不尽相同,我国犬布鲁氏菌病以1型为主。
【诊断技术】
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并结合临床检查可以初步怀疑该病的发生。确诊则需要做实验室检验工作。
1.血检 可从病犬耳尖或尾尖采滴血样品进行检查,也可以从足垫和指甲下采集样品进行检验;从患病的怀孕母犬的羊水或胎盘样品中亦可检出布鲁氏菌阳性率。 2.涂片镜检 取可疑样品做涂片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的小杆状或弯曲型细菌。 3.培养 用新鲜或冷冻的样品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置37℃条件下培养18~24h,再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上,继续培养18~24h。 4.分离鉴定 从营养肉汤和麦康凯培养基上分别挑取单个菌落涂片、染色、镜检,作形态学观察,进一步确定是否为布鲁氏菌,再进行血清型的鉴定。 5.ELISA检测血清抗体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抗血清中的抗体水平,是辅助诊断的手段之一。
【防治措施】 1.预防 本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防止被污染饲料或其他食物进入犬场,禁止未经检疫的肉类制品和其他食品进入犬场。还要定期给犬只注射疫苗,以增强机体的抗病力。目前市场上可供使用的疫苗有两类:一类是用布鲁氏菌1926株灭活苗制成的灭活疫苗,一类是用布鲁氏菌7群兔化弱毒苗制成的弱毒活疫苗,具体选用哪一种要根据当地的流行情况而定。
2.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常用药物主要有利福平、磺胺类药物和四环素类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均不理想,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风险。因此建议当发现犬只疑似患有犬布病时应及时将其隔离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同时应尽量限制犬只的活动,减少其与其他动物接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