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狗会不会传给人病?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常识,动物不会直接传播人类疾病(这里的人类疾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引起人类疾病的病原体分为3类:细菌、病毒和真菌;而动物作为特定寄生虫的终宿主,也可以导致该类寄生虫感染人体,进而引发相关症状。但是所有这些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都是特定的。 例如,猫爪和牙床是沙门氏菌的重要传播媒介,如果人不小心被猫咪弄伤,而且伤口正好碰上了猫爪上的细菌,那么就有可能感染该细菌并发病;
犬可以传播肝炎病毒的途径包括唾液、尿液、粪便等,如果人们直接接触了这些分泌物,而没有做好相应的清洁措施,则有被感染的危险; 弓形虫可以通过宠物狗的消化道直接传染给主人,但是必须摄入足够数量才可能致病,一般而言,正常饲养的家养宠物不可能致人病死。不过,孕妇如果感染了该虫,其流产风险将大大提高,并且所生婴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也将大大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现在还没有发现狗狗携带狂犬病毒的直接证据,但国外有报道显示,部分国家的犬体内存在抗狂犬病抗体,说明部分犬曾经感染过狂犬病毒,但由于抵抗力较强,最终未发病。 如果不抱着“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想法,只凭理性客观地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家养犬感染狂犬病毒的概率很小。
当然,我们并不能因为概率小就不做防范。为了防止万一,我们还是应当为宠物狗注射有效的狂犬疫苗。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国家批准使用的狂犬疫苗均为灭活疫苗,故需在接种5个月后才能产生免疫保护性抗体。 为了图方便省事或以为打一针就好,许多人在狗狗刚刚买回家时没有及时注射疫苗。实际上,这时狗刚从陌生的环境来到你家,内心充满恐惧,免疫系统正处于“戒备”状态,此时注射疫苗能够更快产生免疫反应,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相反,在狗已经建立了较好的免疫功能之后(比如2月龄以上)再打疫苗,则可能需要更多针次方能达到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