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牧属于东德还是西德?
先回答问题,再来说一下两者区别。 德牧既不是东德的,也不是西德的。确切地说,是德国牧羊犬。 1936年,德国军队中出现了三种不同颜色的牧羊犬,它们分别由勃兰登堡州(德语:Brandenburg)、萨克森州(德语:Sachsen)和不莱梅州(德语:Bremen)的牧羊人饲养,并且已经培育了很长一段时间。因此人们把这种狗分别称为“勃兰登堡狗”、“萨克森狗”和“不莱梅狗”。当然,它们都是德国牧羊犬的一个亚品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三个地方饲养的牧羊犬并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它们的外观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二战爆发以后,德军需要大量的牧羊犬帮助管理战俘营和看守营地,所以从1938年开始,军队开始着手统一德牧的标准。
1938年到1942年间,德国空军(Luftwaffe)在纽伦堡附近建立一个大型的试验农场,用于研究畜牧业,以及训练牧羊犬。在纳粹德国众多动物实验站中,这个实验农场规模仅次于威斯巴登的水貂养殖实验室(这里后来成为希特勒的私人动物园)。 作为军事项目,该实验农场由军工行业控制并享有特别权利;它直接向帝国动物育种研究所(Reichsbühnenamt für Tierzucht)负责汇报并进行指导。通过这个机构,德军能够对各个地方的牧羊犬进行统一管理,并且制定出一套统一的标准。
根据这套标准,除了颜色之外,眼睛的颜色,耳朵的位置和形状,嘴部和牙齿的形状,脖子和脑袋的形状都有具体规定。身体结构也有一系列要求,比如腿和脚要短而粗壮,背部要挺直等等。至于性格,则要求勇敢、热情、灵活、忠实于主人。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德国各地陆续引进这一标准,并用基因检测的方式确保新出生的牧羊犬能达到各项指标。
尽管现在没有遗留多少资料,但大量史料表明二战结束时德军的这些成果得到了延续。东德和西德重建各自的牧羊犬俱乐部时,都借鉴了这个统一标准,并且把该标准写成详细的指导手册分发至各会员单位。不莱梅的狗狗博物馆中也展示了当时的照片和资料。 但今天人们对这统一标准的态度却是褒贬不一。一些专家批评它导致今天的德牧变得呆板,缺乏个性。 无论如何,统一标准的确使得德牧成为一种外观趋同,品质良好的工作犬,并且为之后的普及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