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抗体能防猫吗?
首先,这个标题就有问题啊! 狂犬疫苗预防的是狂犬病,也就是狗瘟啊! 所以,题主应该问的是:注射了狂犬疫苗之后被猫咪咬了需要再重新注射么?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人打了狂犬疫苗后体内会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存在人体内,是为了防御将来可能感染的病毒。 但是! 这种抗体的有效期限是6个月(具体数值有差异),也就是说在有效期内,人被猫猫狗狗等咬了可以不注射疫苗,但是过了这个时间,抗体效价下降,就必须注射疫苗了。 而疫苗的有效期则是1年,也就是说在疫苗接种一年后,如果被猫狗等咬伤,是需要重新接种疫苗的。
其实,即使是在免疫期间(所谓“抗体阳性”),被动物咬伤也要打针。这是因为: “注射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人体遭受病毒的实际感染”是两种概念——前者属于主动免疫,后者属于被动免疫。 当疫苗发挥作用时,人是处于“主动免疫”状态;但当人被感染时,是病毒侵入体内,此时是人处于“被动免疫”状态。 如果这时体内的抗体缺乏或者无法及时发挥作用(一般发生在接种疫苗后3天以及之前),人就感染了疾病,出现“疫苗失效”的情况。 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人的抗体水平用化验的方法可以测出来,所以,只要抗体处于有效的浓度之下,就需要注射疫苗,而不管是否过了免疫期。 这里顺便说一下关于“被动免疫”的问题。很多药物说明书上都会有这样一条备注——在使用该类药物之后,受到感染的创伤不宜超过24小时,否则可能会增加不良后果的风险。
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当人体处于被动免疫状态时,机体对病毒的反应性降低,使用此类药物,就相当于给免疫系统“灭火”的机会,如果不加把握,很可能造成对感染的“放任自流”,引起严重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