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店养的龙猫是猫吗?
龙猫(Droppings),学名毛丝鼠,英文名Chinchilla,属于啮齿目、仓鼠科。 因全身布满长长的绒毛,又被称为长毛丝鼠或海狸鼠。 目前龙猫原指的物种只有5个亚种,分别分布在阿根廷和玻利的拉美二国以及美国的西南边境一带。 而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宠物店里所销售的“龙猫”大多为人工繁育的杂交品种,颜色丰富,体型大小也有不同(因为引入了不同的遗传基因),但身体上的绒毛长度都是差不多的。 至于价格,主要取决于颜色,例如白色龙猫的价格最高,其次棕色、黑色等,价格较低的是渐变色比如蓝白、黄白等等(不要买灰色!!!);尺寸越大,价格越高。
总之,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的宠物行业标准,对于龙猫这个宠物来说,市场上鱼龙混杂,选购时需注意。 根据最新的研究表明[1],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发现的化石证据显示,一种似家鼠的动物可能是在公元前600年到公元1世纪从北美南部迁徙到欧洲的,而在美国西南部则发现早在公元300年以前就有人在饲养。
1899年在加拿大圣·路易斯市的自然历史博物馆里展出了一只27.5cm长的“龙猫”。随后十几年后,1911年的俄克拉荷马州,人们开始将它圈养,并作为展览动物。而直到二战前,才有人把这种小动物当成宠物饲养。 二战期间,美国的空军为了测试新开发的降落伞,将一群小老鼠作为试验品,投放到太平洋中。
这些老鼠游泳能力一般,大多数在落水后30分钟内死亡。但在有些船只上,却发现了个别幸存者,它们就是带毛的鼠——龙猫的祖先。 这些龙猫经过多年的进化,已经适应了人类的环境,不再害怕人。甚至当人们在喂食的时候,它们会从容地走过来,轻轻舔舐人类的指尖,显得十分亲昵。
龙猫不是猫科猫属的动物,“龙猫”只是它的昵称,它有一个学名叫作荷兰大耳白兔(学名:ChinchilladesePtata),其实是啮齿目、鼠兔科的一个种类,它原产南美洲西边安第斯山区的玻利维亚、秘鲁及智利三国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上,在野外的群栖地是在石山的石洞和石隙中。
在宠物市场上见到的龙猫,基本上都是人工繁殖了几代以后的纯种或杂交种类了。在宠物市场上见到的龙猫,基本上都是近亲繁殖的结果,而纯种的龙猫有白色的、灰色的或黑色的……身上的毛都很长,耳朵也很大,头上、背上、四肢及尾部都有黑色的直纹,脸的两侧及下颚是白色,眼眶也是白色或灰白色;而杂交的龙猫,可能就身长着一些奇特的斑纹,毛色也会发生变化。
龙猫在宠物圈里虽然算不上贵得出奇,但也不是很便宜,而且它的性子很温顺,喜欢亲近人,是很容易“粘”人的宠物小动物。因此,许多人把龙猫当成猫来饲养,而实际上龙猫的食性、习性和猫并不完全一致,所以要养龙猫,还得掌握一些特殊的饲养管理知识和技术。
龙猫主要以植物的嫩枝叶、种子及果实为食,在宠物市场里出售的一些颗粒状的饲料,或含有坚果和种子的混合饲料都是可以喂龙猫的,也可以喂它们少量的干草和青菜叶,要尽量少喂含糖量高的食物,而且饲料要有足够多的纤维,以利于促进肠胃的运动。龙猫的牙齿会不断生长,所以一定要提供可以咀嚼的食物,以“磨损”它们的牙齿。在饲养容器的外面要挂一个容器的水喝。龙猫喜欢挖沙土(以不含盐分的沙土为佳),经常在沙土里面进行“沙浴”。所以,容器里面要放上一个“沙盆”,盆里盛上沙土,让龙猫随便在里面打滚。此外,还应经常清理沙土,除去里面的排泄物,或换上新土,而对使用的沙土要进行消毒(可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龙猫的“沙浴”既是为了保持体毛清洁卫生和舒适,也是该种类的一种正常生理卫生行为,所以条件一定得具备,也得让龙猫能够尽情地打滚,尽情地做这个游戏。
龙猫在睡觉的时候身体蜷缩成一团,常常让人以为它们死了,其实是该种类的一种“拟态”行为,以帮助它们自己在野外躲避敌害。人们有时喜欢抚摸龙猫,特别是有的小孩不懂事,抓住龙猫来乱摸、乱捏、乱抱、乱摇,这往往引起龙猫情绪紧张甚至引发应激死掉。龙猫很爱清洁卫生,有极强的“领地意识”,所以它们使用的所有容器、用具、卫生垫材,都必须严格保持清洁卫生;龙猫在感觉“领地”受到侵犯或有被敌害威胁等情况时,情绪紧张甚至引发精神受挫,严重应激甚至而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