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人会得狂犬病吗?
狗是否感染狂犬病毒,是否发病,与是否被其他动物攻击、咬伤有关;如果一只正常未发病的狗,不接触外界环境,是不会感染狂犬病毒的。 狂犬病毒是通过犬牙间的撕咬来完成传播的。也就是说,一只正常的没有疾病的狗狗,是不具备传播能力的。 只有病狗(患有或者潜伏有狂犬病毒),在撕咬其他动物时,才会把体内的病毒传染到伤口里。
人类接触到病毒的途径是:通过伤口直接接触病狗的唾液——口腔中含有大量的病菌,或者皮肤直接接触到染病的狗的排泄物——粪便和尿液中都可以发现病毒,再引起人体感染。 所以,正常人遇到家养的宠物狗(没被其它动物咬过,也没有腹泻、呕吐等情况出现)不会被感染。 反之就要注意,例如流浪狗或野生的犬科、猫科动物,它们长期在外,会接触到很多不同物种的动物,感染几率要高于家养犬。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感染源主要是来自患病狗的犬牙,但是,由于狗啃咬主人的鞋子、玩具,或是小孩抓挠感染,都是有可能导致狂犬病毒传播的! 所以,对于不常接触小动物的人,如果遇到流浪狗也要小心,尽量避免与它正面接触,特别是儿童更不要逗弄,以防意外发生。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人得了狂犬病后很难医治,病死率极高。因此,预防狂犬病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在被病狗、病猫咬伤或抓伤后立即处理,预防发病。
一旦被动物咬伤,一定要先判断咬人动物是否带有狂犬病病毒。如果动物在咬人3日内仍然健康无恙,就基本上可以肯定该动物在咬人时没有带病毒,人也不被传染。如果动物带有狂犬病病毒,人被咬伤后是否发病还取决于被咬的部位、伤口的深浅及病毒进入神经干的远近。一般说,头、面、颈肩、手指等神经丰富的部位被咬伤或咬伤部位距中枢神经较近时,发病率较高,潜伏期较短,如四肢受伤且伤势较轻,发病率较低,潜伏期较长。
动物带不带病毒和人是否发病都有明确的指标,所以人在被动物咬抓伤后,要根据上述指标来选择处理方法:
1、 如果动物在3日内仍然健康无恙,则可以肯定该动物当时没有带病毒。人也不被传染,因此只需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用肥皂水及0.1%新洁尔灭各冲洗伤口半小时,然后用生理盐水洗净并包扎。但要注意,在以后的30日内还要继续观察咬人动物是否真的健康无恙。
2、 如果动物有可能带有狂犬病病毒,但人被咬伤后一般不会发病,则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用大量肥皂水和0.1%新洁尔灭冲洗伤口、包扎,同时注射1个剂量的抗狂犬病血清。
3、 如果人被咬伤后发病可能性较大,应按照《预防狂犬病的正确程序》处理:
(1) 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2) 在24小时内(最好是在12小时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按体重注射5IU/kg,或注射3000IU,肌内注射。
(3) 彻底处理伤口。包括以下3个方面:
①用20%肥皂水(1份肥皂液加入10份水中)充分地反复冲洗伤口内的血液和组织碎片,彻底冲洗后立即用20%硼酸水(1份硼酸粉放入10份沸水中搅匀,冷却后使用,能中和肥皂)或清水将伤口洗净。
②用2%碘酒或0.5%碘伏(50%酒精中加入5%碘酒)涂擦伤口,以清除其中的残余病毒。由于碘酒腐蚀性强,对伤口有刺激痛,也可以用0.1%新洁尔灭溶液涂擦2-3次。因为病毒只存在于伤口局部,没有必要对全身进行消毒处理。
③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后,一般不进行缝合或包扎,让伤口暴露,自然干燥,这样不利于病毒进入神经组织。
(4) 注射狂犬病疫苗。一般从第2日开始,每日或隔日注射1次。
①儿童为1ml,2年以上儿童及成人为2ml。
②受伤严重者,每日或隔日肌内注射1次,连续注射15日,即注射15次甚至更多次。
③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或大腿外侧肌肉,儿童应在大腿前部肌肉内注射。
如果狂犬病疫苗缺乏,在处理伤口后,可注射3000IU抗狂犬病血清,伤口不缝合,2日后接种其他动物的狂犬病疫苗。
如发现动物在3日内发病而注射狂犬病疫苗不足3次者,应加倍补注疫苗,并再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另外用100IU或50IU破伤风抗毒素分别在两侧臀部进行肌内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