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拉屎什么颜色才正常吗?
“屎”学名叫粪便,由消化器官排出体外的废物。人每天排便一次或两次,而狗一天可排多次,多者可达十余次。那么,你了解狗狗的便便吗?知道怎样判断是否正常吗? 狗狗大便正常的形状是成形的软便,颜色为棕黄色或者黑棕色。不过,由于食物的关系,大便的颜色会有不同的变化,比如食用肉类、动物内脏等血液原料时,粪便的颜色会呈深色;如果吃了含有叶绿素的食物,例如绿色蔬菜、青菜等,粪便会呈现浅蓝色或浅绿色;吃食油脂含量高的食物时,大便颜色会变得较深且表面光滑;而吃食含色素较多的食物时(如巧克力),大便的颜色则会变成深色而且比较硬。 当然,不同年龄段的狗狗的大便性状也不尽相同。刚出生的幼犬,其肠道系统发育还不完全,所以粪便的形状往往会比较稀,颜色偏淡,这属于正常现象。随着成长,狗狗的粪便会逐渐成型,到一周岁左右时,基本就成型了。但若长期给狗狗喂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肠胃有疾病的情况下,大便的形状和颜色就会发生改变,此时应该及时带狗狗就医。
除了观察狗狗的大便外,还可以留意其他细节,如次数、臭味程度以及是否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等等。一般情况,成年犬每天1-2次,幼犬每天3次以上。在换牙期、发情期、怀孕期的狗狗,大便的次数会有所增加。 当给狗狗改变食谱或是喂食过多难以消化的食物时,可能会出现腹泻的现象,这时只要调整饮食就可以恢复。但是,若是出现血便的情况,就必须警惕是不是患有传染病或其他疾病,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