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感染狂犬病?
我们要明确一个事实——只有被患病动物咬伤才有可能被感染上狂犬病。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什么情况下动物会得狂犬病以及它会把病毒传染给人。 根据狂犬病的传播途径,我们大致可以将引起该病流行的动物分为两类。 一类是自然疫源性的动物,比如蝙蝠、浣熊、猫鼬等,这类动物有可能自己得狂犬病,因为其免疫功能较低下,当外界环境中有大量病毒存在时,它们很有可能被传染;然而这类动物并不会以人类或其他动物为适宜宿主,它们传播病毒的主要途径是在其自身伤口中繁殖。此类动物感染的病例多发生在周边卫生条件薄弱的地方,且多是散在发生。
另一类便是人类兽用疫苗研制过程中所涉及的实验动物,目前常用的有恒河猴、地鼠等,这些动物由于与人类接触较多,感染的机会也相对较大。不过,因为人类不是它们的适宜宿主,所以并不能通过人类直接传播给这些实验动物。
那么,对于上述两种类型的动物来说,哪些情况下它们有可能会得狂犬病呢? 自然疫源性动物大多会通过吸入带有病毒的飞沫而感染,也有可通过接触感染。也就是说,如果一只动物体内有大量病毒而又恰好你吸入了它呼出的气(不要问我为什么又是吸进去的),或者你的皮肤碰巧也被它舔了一下,那你就危险了…… 对于实验动物而言,往往是因为在接种病毒后,实验动物体内出现了抗体,使得病毒不能继续繁殖,从而造成病毒的消除或缓解。但如果剂量过大或者时间过长,则有可能造成动物的死亡。其实,很多疫苗之所以能研发生产出来,就是因为在动物实验的阶段发现了病毒的毒力减弱或者抗体出现,进而推测出了人体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