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患者会不会传染病?
狂犬病是致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100%的病死率让人们“谈虎色变”。 然而,尽管我们对于狂犬病已经很熟悉了,但关于它的一些常识性问题却依然存在着误区。 比如,被家养犬、宠物犬咬伤,是否一定会得狂犬病?刚刚接种完疫苗时被咬要不要紧?人得了狂犬病到底会怎样?…… 关于这些疑问,我们先来看看世界卫生组织(WHO)是如何回答的——
【问题】人类感染狂犬病是否有明显的症状或体征? 答:如果感染病毒并在体内繁殖,患者通常会有14天的潜伏期,随后症状开始出现并逐渐恶化。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乏力、厌食、呕吐、腹泻、头痛、颈部僵硬、身体痉挛等,还可出现心理障碍如易怒、恐惧不安、抑郁等。 病情严重时,患者的意识会模糊甚至昏迷;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最终多因呼吸衰竭和全身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多数情况下,感染者的症状会在发病前72小时内达到高峰,但随着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一些较为轻微的症状也会出现在疾病的早期。在潜伏期的任何时间,即使只有轻微的临床表现,也应该重视起来并及时就诊。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内容提到的所有事项均适用于感染了已知的变异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而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新认知也在不断更新。为了安全起见,建议所有疑似感染者进行针对性的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