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肝油颜色越深越好吗?
是的,非常对! 鱼肝油的颜色实际上和含有脂溶维生素AD的海洋鱼类、海洋哺乳类的肝脏有很大关系。这些动物自身会合成胆固醇,然后形成固醇类脂肪,也就是含有C30以上饱和烷烃链的酯类物质(饱和程度越高,颜色越浅;不饱和度越高,颜色越深),这些物质被吸附到细胞膜表面后,再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将具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A/D等脂溶性维生素包含在其中,形成具有颜色的脂蛋白颗粒参与机体代谢。 所以,从本质上说,我们吃的鱼肝油其实就是从海洋鱼类以及海洋哺乳类的肝脏中提炼出的有彩色素的固醇类脂肪,即富含胆固醇、含有C30以上饱和烷烃链且带有色素的甘油三酯。
其中,含有一长串碳氢链的胆甾醇(C25)是最具代表性的类异戊二烯基胆固醇,其与亚油酸形成的酯,在日光的作用下可以产生橙黄色的β-胡萝卜素,而在蓝光照射下能够产生红色的荧光素。因此用蓝光照射鱼肝油或者浮潜的时候,你会在水里看到一团一团的“橙色”光团,这实际上就是由胆甾醇和β-胡萝卜素组成的黄色微粒。 而那些含有一长串碳氢链的类异戊二烯基固醇往往都具有类似的功能——在空气中氧化变黄然后发出荧光。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出售的鱼肝油有的呈淡黄色,有的是深黄色,而有些则带着淡淡的彩虹色。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人类肾脏对于维生素D的代谢能力有限,如果身体缺乏维生素D又连续大量使用维生素AD剂型(如鱼肝油),那么就有可能会导致血液中维生素AD的浓度过高,继而引起中毒现象,比如恶心、呕吐、头痛、嗜睡、腹泻等等,严重的还会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口干舌燥、口腔咽喉部溃疡等症状。
所以即使我们要通过服用鱼肝油来补充维生素AD,也应当尽量控制每日的服用量,并且注意服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中毒。具体该控制到哪个剂量,应该参考每天食用400μg维生素D(相当于400 IU),以及每日摄取1500IU维生素A(等于3粒维生素AD丸),这样既不会使体内维生素D过度积聚,也能满足身体的日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