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老是抓痒正常吗?
正常的哦~ 动物都有自我清洁的习惯,比如猫咪会用爪子给自己洗脸擦身,狗狗会用舌头和爪子清洗自己。 除了清理毛发外的另一个原因——除蚤!夏季来临,温度升高,适合寄生虫幼虫发育生长,此时给宠物适当驱虫很关键。 体外驱虫主要驱杀体表蠕虫,如疥螨、蠕形螨等;体内驱虫主要是驱除肠道内的线虫,如蛔目、绦目等。 常见的体外寄生虫有螨虫、蜱虫和白蛉等。
1.螨虫。犬猫感染的皮肤螨虫分为两大类,一种只能生活在皮肤表面,称为寄生性螨虫,会引起皮肤剧烈瘙痒,引发过敏性皮炎;另一种可以钻到皮肤里,称为侵害性螨虫。侵害性螨虫又可以细分为嗜皮脂性和嗜上皮性两类。 2.蜱虫。蜱是昆虫纲蜱目的成员,体型大小不一,可粗分三类:第一类是小蜱,体长0.5-3mm(未吸血时);第二类是大蜱,体长4-6mm(未吸血时);第三类是巨蜱,又称为草原蜱,体长8-12mm(未吸血时)。不同蜱的种类对宿主的特异性较强,小蜱一般专咬温血动物,大蜱、巨蜱则倾向于选择冷血动物作为目标。
3.白蛉。别名灰沙虱,体型较小,全身披覆细毛,头部呈三角形,有两对细长的耳膜,飞行时犹如蜜蜂飞舞,且能倒退。白蛉喜欢光线明亮、干燥通风的环境,在白天活动,善于飞行,不怕人,会在你手脚上“搔痒”。 体内寄生虫主要有蛔目、绦目等。
1.蛔目,又称寄生虫中的“蛔君”,因为它能在各种组织器官内自由穿行,如消化道、胆道和泌尿生殖系统等,因此很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或出现胆道和尿路症状。
2.绦目。这种虫很“懒”,一般不会主动游走,如果给它充足的营养,它就可以安心当个“胖虫子”了。一旦饥饿或者虫体受到刺激,它就会蠕动起来,通过消化道的运动将食物推向前方,同时咀嚼吞咽。它的耐饥饿能力很强,而且能以粪便中未被消化的部分为食,所以驱虫药不易杀死它们。但它们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害怕光照,喜暗怕亮,若将其置于灯光下,往往立即蜷缩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