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错东西拉肚子拉水怎么办?

袁博锐袁博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俗话说:“十个消化系统不好的人,九个是上厕所不注意细节的人。”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消化系统不好的人,大多数都是由于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等原因造成的。人们往往在大笑之后,吃了辛辣的食品之后,生气痛哭之后等等情况下拉肚子,而且拉肚子的现象还各有不同。有的人是腹泻不止,水泻水泻的,一天能拉个四五次;有的人是肚子疼,上厕所就拉出来一点点,是便血,而且便便都是凝固在一起的;有的人是拉肚子拉的水没有完全转化成屎,所以拉出来个稀里哗啦的;还有的人跟便秘差不多,拉不出来,或是只拉出来一点点,小丁丁,小拇指甲那么大,便便干硬,如同石头一样,但肚子还总是咕噜咕噜的叫唤。

大家拉肚子的现象虽然不同,但基本都是水样便便或者类似于肥皂丝样的便便,伴有恶臭。这是因为,消化道从口腔开始,一直延伸到肛门,里边有很多消化道,它们由口咽、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部分组织成一道完整的消化道。嘴里吃的食物,咽下去之后,就进入到胃里。胃又分成胃底、胃体和幽门部三部分。胃底是一块垂直的内壁,上面有许多呈放射状走向的小沟,称胃纹。胃壁里面是一层很薄但非常坚韧的黏膜。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一般是先进入到胃低,然后进入到胃体。在胃体部分,食物被研磨得更细(磨粉),再经幽门部的消化,最终使食物成液态而进入小肠。磨成液态的食物细小颗粒,是在胃水平横纹肌的蠕动下,被研磨成液态,而后在十二指肠吸收到胆汁、胰液和肠道分泌的消化液(胃酸、胰消化酶、脂肪酶、胆汁等)中,进行最后的消化。由于小肠的吸收功能较强,全部消化过程在小肠内进行。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其余大部分残渣由横结肠和降结肠输入肛门。所以,我们吃完饭后,一般过了两个小时,就会放屁或排便。

我们肚子里的消化道,不管是哪一段,都是不停地蠕动着。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就是靠消化道的蠕动,把食物送进结肠,从肛门排出体外。如果消化道的某一个部分(如胰、胆道等)被堵塞了,食物就不能进入到结肠,会返回到胃里,形成胃滞留。这样,在消化道内,食物就没有办法被消化。那么由于食物没有得到充分的消化,肠道中的细菌就会将其分解,而分解后的食物,对于肠道来说是废物,就会迫使大肠吸收这些残渣中的水分,所以,便便才会呈现水样便便或像肥皂丝。并且,由于肠胃的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就不能很好地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而肠道吸收水分,便会使人体的血量增加。为减缓肠道吸收水分的速度,就促进该部分肠道蠕动,令人产生腹痛之感。虽然如此,但人体还是吸收到一部分营养。因为,便便的吸收,是在肠道的末端,所吸收的营养是有限的。所以,吃错东西拉肚子拉水,就是因为消化系统有障碍,吸收的营养越来越少,拉出来的便便也越来越少,有时简直就是拉出来的小拇指甲那么大的一小块便便,水泻个不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