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疫苗分别是什么意思?
“疫苗”这个词确实容易让人误解,因为人们经常会误把“疫苗”与“预防性药品”画等号。其实,疫苗是一类特殊药品——以微生物或其毒素为抗原,经培养、灭活或减毒后作为制苗材料接种于动物体,使动物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从而获取免疫保护或预防疾病发生。 因此说,注射疫苗是“以毒治毒”——用人工方法给动物造成一种可以控制的大小传染病感染,以此激发动物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使其产生特异性抗体,当动物遭遇到真正病毒时,体内抗体能够及时清除病源微生物,避免发病。这就是疫苗的原理所在。
不过,虽然所有的疫苗都是“以毒治毒”,但“毒”的来源及制作方法不同,最终带来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例如,狂犬病疫苗是由致病性弱的狂犬病毒疫苗株接种于兽用细胞株,而犬瘟热疫苗则是由致病性较弱的大肠杆菌(表示怀疑)所分泌的毒素制成。还有以菌苗形式存在的疫苗,如破伤风类毒素、布鲁氏菌苗等等,这些疫苗在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的方式上与前者有所不同,但都属于“以毒治毒”的范畴。 当然,有些疫苗不是“以毒治毒”的产物,而是通过基因工程和其他新技术创制的生物制品。例如,羊痘疫苗是将羊痘病毒分离后纯化制成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由抗狂犬病毒抗体提取而得…… 说到这里,想必您已经知道如何分辨疫苗与药物的区别了——“以毒治毒”的是疫苗,非“以毒治毒”的都是药物。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微生物及其毒素都有致病的危险,只有其中部分具有致病性的分支才可能是病毒的病原体或是细菌的培养基。另外,也不是所有的“以毒治毒”制剂都能称得上是疫苗。要成为疫苗,它的活性成分必须是非致病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