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狗猫有狂犬病?
因为....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也可经过黏膜、伤口侵入人体。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对狂犬病毒易感,而猴和猿猴患病后常死亡,但它们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啮齿类动物和兔对病毒的抵抗力较强,鼠是主要的传染源之一。 【1】
一.临床表现 临床上根据发作时的症状,将狂犬病分为三期: 潜伏期:无症状期,平均3~5天,此期为病毒在体内繁殖阶段; 前驱期或急性期:表现为发热、乏力、全身不适、咀嚼无力、反射亢进、多汗、流涎、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烦躁不安、幻觉、言语及行动错乱等。 麻痹期: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肌肉弛缓性瘫痪,患者死亡。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典型临床症状、神经检查,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对疑似病人要尽早采集血液标本送检,同时尽可能多地收集患者既往病史资料,以便进行对比和分析。 三.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和治疗办法,主要是加强支持和对症处理。
四.预防 应加强卫生宣教,提高人群防护意识,采取以下措施预防感染:
①管理传染源,对患有狂犬病的病人要及时隔离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对可疑患者应立即隔离观察,以防传染他人;对患病的犬、猫等动物要进行检疫和隔离治疗。
②切断传播途径,做好环境、食品的消毒,被狂犬病毒污染的衣服、用具、物品等要用紫外线照射、高压蒸汽灭菌或其他合适的办法进行消毒。未打过疫苗的宠物,一定要立即注射疫苗!已经发病的宠物一定要隔离,防止它咬伤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