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松鼠什么时候变色?
明确一点,松鼠是杂食性动物,其食物广泛分布于乔木、灌木、草类及树根等部位。在冷凉地区,植物可提供足够的热量,维持松鼠的生存和繁殖。但在炎热气候区,由于植物枝叶茂盛,水分充足,高大的植被又提供了良好的隐蔽场所,这些地区的松鼠反而在温度高的季节“冬眠”起来,进食明显减少。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呢?这是因为,在高温的夏天,与寒冷干燥的冬天相比,植物的光合作用强烈,可提供的能量多,而低温使得植物体内能量的散失增加,从而减少了营养素的消耗,使营养物质更集中,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相反,在寒冷的冬天,由于温度低,植物停止生长,体内代谢水平低,能提供给动物的养分并不多,如果在这个阶段大量进食,不仅不能得到充分的营养供应,还可能会因饥饿引起发育停滞甚至死亡。从能量获取的角度来看,冬季和夏季的采食行为实际上是动物对环境条件不适应的一种表现。可以说,对食物需求的动态调整是野生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方式。
通过上面的阐述可以看出,对于杂食性的松鼠来说,它们是可以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主动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的——在缺食的季节(夏季),它们可以主动改变进食行为的特征(减少进食量)来应对;而在丰食的季节(冬季),它们则可以加大进食的量以获得丰富热量的补充。这种通过改变行为特征的方式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在动物界当中十分常见,如当环境温度升高时,蚯蚓会钻到土里“休眠”起来,此时它们的新陈代谢水平非常低,相当于人类“冬眠”状态时的水平;而到了寒冬天温下降时,它们又会活动起来,通过不停的蠕动来获取食物并保持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