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乌龟的肚脐在哪里?
小龟有“肚脐”,龟壳的前楯片就是“肚脐”,也就是在龟壳的胸部正中间。“肚脐”是小龟刚刚脱离母体和外界联系的第一个“中转站”。
乌龟实际上属于两栖类动物。它的生殖属于卵生(与鸭子差不多),在产卵期间,母龟在沙土中挖个坑,将卵产在其内,然后用沙土将卵盖上,在盖沙的过程中同时会用后肢将沙子稍稍加温,然后离开。卵通过沙土中天然温度自然孵化,在孵化过程中(也就是在卵没有破之前)小龟的一切所需营养全由卵来供给。蛋壳(也就是卵膜)有很强的渗透性,通过渗透功能吸收沙子中水分、氧气等生存必需品。所以龟在孵化过程中是不沾土和沙子的,更不会进入小龟体内。
当小龟将卵壳破了之后(如同小鸡破壳而出一样),小龟从壳中出来,它一切的生理功能都已全部成熟,这时的龟对环境中有毒物质和细菌是完全可以应付的,小龟完全不需任何护理(当然在破壳之前应该由母龟完成护理)。等小龟长到5-6厘米时,才可以出水生活。
由此可见,龟是自然界中生物链中的强者。正因为这一点,所以小龟没有任何的疾病隐患。大家养小龟的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从以上过程也可看出,小龟根本不用任何外力帮助破壳,自然也不存在用沙布沾水帮助龟破壳的说法。
还有一位朋友说小龟有脐疝,这纯属谬论。小龟刚一破壳就达到了成年水平,所以它的“肚脐”也就是前楯片是完全闭合的。脐疝是人类新生儿的常见疾病,这是由于生产过程中胎儿缺氧(通常也就是在产道中多待了会儿),造成胎儿(多是早产儿、顺产儿)腹股沟内血管外壁受损造成。小龟属于卵生,不存在任何腹股沟和血管,更不会缺氧,怎么可能会有脐疝呢?